九九九九伊在人线网页版_已满18三秒自动进入射情网_伊园甸3秒入口直达2026


“五位一体”推动大学生社区实践工作走深走实

来源:校团委发布时间:2024-04-01浏览次数:347

近日,共青团湖北省委学校部、湖北省学生联合会秘书处运营的新媒体发表文章,讲述武汉城市职业学院在大学生社会实践方面的做法和经验。以下是文章全文:

自我省“大学生社区实践计划”实施以来,全省各高校创新组织动员大学生聚力共同缔造,统筹校内外共青团力量,通过工作结对、专业实践、志愿服务、兼职锻炼等方式,不断推进大学生社区实践内涵化、规范化、常态化、长效化发展,实现我省高校共青团聚力共同缔造与实践育人融合发展。期间,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经验做法。

武汉城市职业学院深化落实团中央“社区青春行动”和“大学生社区实践计划”,按照团省委有关工作部署,坚持通过“五位一体”实践模式,着力打造常态化实践育人工作格局,将学生专业优势与社区群众需求有效衔接,通过合作共建、挂牌实践基地等方式,引导大学生走进基层社区,深度参与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,在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中汇聚青春力量!

形成了一套贴近基层、紧扣需求的模式

积极引导大学生走进社区、贴近居民、奉献自我,壮大基层社区治理力量。自2012年“锋潮行动”服务队成立以来,始终坚持“立足校园、服务社会”的活动宗旨;2016年,与武汉市各区50余个社区完成结对,累计动员十万余人次深入基层开展工作;2022年,在“大学生社区实践计划”的指引下,通过资源整合,统筹11个教学院系与洪山区、武昌区、江夏区的24个社区进行精准匹配,开展常态化、项目化的社区服务,逐步形成了“周周开展,人人参与”的实践格局,构建了“人人想实践、人人能实践”的现实环境,营造了“人人勤实践、实践长才干”的浓烈氛围。

构建起一个专业引领、形式多元的格局

持续加强与周边社区联系,在社会实践与“大思政课”的融合上徐徐用力、久久为功。各学院专项结合,配齐配强指导教师,其中不仅涵括了专职团干、一线辅导员,还有行业专家、教授、大师工作室负责人等专业力量,谋划了“村社结队”“一院一品”的服务方向,推动项目专业化、多元化。如针对中央花园社区与宝安社区儿童人口众多造成的“四点半”问题,初教学院学子运用专业所长组建“国学传承”“科学普及”等项目,利用周中“四点半”和周末“特色课”走进社区开展活动;“我与禧乐心连心”服务队连续十年开展“关注自闭症儿童关爱”项目,依托心理咨询专业倾情守护“星星的孩子”。

走出来一条良性循环、双向奔赴的路子

精准提升清单式服务,项目化运作日益呈现出“专、精、特、新”的亮点。如文创学院学子结合美术教育专业,在保利心语西区开展“美育进课堂”“丝印技术进社区”等服务项目,通过社区居民的口口相传,在服务成果中提升知名度和美誉度,一条“立足专业所学-聚焦社会热点-服务社会所需-创造社会效益-提高专业本领”的实践育人路径逐步形成。今年3月,学校和社区携手,创造性地开展了青春实践市集展示活动,通过学院提供项目清单,邀请社区点单的方式,以结对共建、挂牌实践基地的形式,实现学校项目供给与社区实际需求的精准对接,更好地促成了双向奔赴的美好愿景。

培育好一批专创融合、顺利转化的成果

聚焦实践项目的可持续发展,不断推动社区实践向创新创业的成果转化。财经学院学子连续三年立足生态环保类项目,深入江夏区花园社区开展“长江禁捕”实践调研,服务队走进长江沿岸社区广泛调研,走进村镇、居民参与环境治理、持续发展探寻,在几千份调查问卷和几百次实地走访的基础上,撰写了《长江大保护背景下退捕渔民生存现状与转业发展建议报告——以八一村为例》,获评湖北省第十四届“挑战杯”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、2023年团中央“三下乡”“返家乡”社会实践优秀调研报告等奖项。《中国共青团杂志》刊登了《十年漫漫“锋潮”路 万千拳拳赤子心》和《校准需求导向“指南针”跑出实践育人“加速度”》的学校实践育人经验。

激发出一种锚定目标、成长成才的动能

社区基层是专业课程实践的大载体,是学生综合能力锻炼、实现价值的重要舞台。酒店学院学子助力社区打造基层治理样板,依托“网格化+微治理”模式,走出一条社区共建、共治、共享的新路子;学前学院学子在社区开展“晨曦花朵”文化培育,解决社区暑期学生托管问题;汽车学院学子深耕社区、高校协同建设巡司河护河项目,促社区文明建设,倡绿色环保理念;机电学院学子成立“小事情,大爱心”服务队在社区开展家电维修,用专业所学帮助解决社区居民实际困难;网球学院学子利用假期参与体育赛事志愿服务。他们走出校园,融入社会,勤于实践,真正做到了解社情民生,精准对接社区痛点,补给社区治理新能量,在社会服务过程中收获成长。


返回原图
/

?

江都市| 奉节县| 民县| 苍南县| 开封市| 阳谷县| 新余市| 徐州市| 栾城县| 新巴尔虎右旗|